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,因零售业和制造业因公共卫生事件自3月中旬起停工停业,德国经济已经衰退,萎缩幅度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,也是德国统一以来第二大降幅。
根据德国国家统计局数据,德国第一季度GDP同比萎缩1.9%,超过分析人士预计的萎缩1.6%;环比萎缩2.2%,符合市场预期。
经济学家预计,由于德国封锁措施已延长至5月,旅游业和餐饮业仍然停工停业,第二季度的萎缩程度将进一步恶化。
荷兰国际集团(ING)的卡斯滕•布尔泽斯基(Carsten Brzeski)表示:“在恢复正增长前情况会更糟。”“准确地说,下次公布的数据会更糟,尽管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。”
“如果两周的封锁就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数据,那么长达三周多的封锁以及非常缓慢的解封速度,对第二季度来说更不是个好兆头。”
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中国4月一系列的经济数据,其中主要指标均延续3月以来恢复改善势头。
具体来看,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9%,3月份为下降1.1%,环比增长2.8个百分点;1-4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.9%,降幅比1-3月份收窄3.5个百分点。
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,同比下降7.5%,降幅较3月份收窄8.3个百分点;1-4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,同比下降16.2%,降幅较1-3月份收窄2.8个百分点。
1-4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136824亿元,同比下降10.3%,降幅较1-3月份收窄5.8个百分点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.8%,制造业投资下降18.8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.3%,降幅分别比1-3月份收窄7.9、6.4、4.4个百分点。
4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.0%,比3月份上升0.1个百分点。1-4月份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,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。
4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保持较快增长,原油、电力生产由降转增,天然气生产加快。4月份生产原煤3.2亿吨,同比增长6.0%,增速环比回落3.6个百分点;4月份进口煤炭3095万吨,同比增长22.3%;4月份生产原油1587万吨,同比增长0.9%,增速由负转正;4月份进口原油4043万吨,同比下降7.5%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,总的来看,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,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步向常态化复苏。同时也要看到,当前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,国内经济稳定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周二亚盘早间时段,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4月全国CPI和PPI数据。根据公告显示,4月CPI同比增长3.3%,涨幅持续收窄,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;4月PPI同比下降3.1%,环比下降1.3个百分点。
先看CPI数据,4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1.3%,影响CPI上涨约3.39个百分点,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66.7%,影响CPI上涨约2.97个百分点,猪肉价格上涨96.9%,影响CPI上涨约2.36个百分点;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,汽油、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.5%、8.2%和3.7%;随着复工复产加快,出行需求增加,飞机票价格上涨5.6%。
再看PPI数据,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,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走低。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.8%,降幅扩大0.6个百分点,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1%,降幅收窄0.1个百分点。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,价格下降的有30个,上涨的有8个,持平的有2个。
其中,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5.7%,扩大18.7个百分点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.0%,扩大1.2个百分点;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.0%,扩大1.6个百分点。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.76个百分点,占PPI总降幅的近六成。
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,因封锁措施导致大部分企业关闭,该国3月工业产值环比和同比均骤降约三成,降幅创历史记录。
3月份,意大利工业产出年率下降29.3%,降幅远超分析人士预期的20.7%,相比2月的下降2.3%大幅扩大,并创下1990年首次编制该数据以来最大降幅。
月率下降28.4%,降幅也远超分析人士预期。根据英为财情Investing.com财经日历,市场原本预计会下降20.0%,2月为下降1.0%。
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表示,3月份工业产出全面下滑,消费品、投资品、中间产品和能源产品的产量都比前一个月下降了10%到40%。
当月大部分时间,为遏制疫情蔓延,意大利亚关闭了绝大部分工厂,仅开放对供应链至关重要的工厂。
周四亚盘早间时段,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4月份中国贸易帐数据。数据显示,4月份,我国外贸进出口2.5万亿元,同比微降0.7%;其中,出口1.41万亿元,增长8.2%;进口1.09万亿元,下降10.2%;贸易顺差3181.5亿元,增加2.6倍。
按美元计价,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3552.2亿美元,下降5%;其中,出口2002.8亿美元,增长3.5%;进口1549.4亿美元,下降14.2%;贸易顺差453.4亿美元,增加2.5倍。
中国4月出口年率(以人民币计)录得8.2%,中国4月进口年率(以人民币计)录得-10.2%;中国4月以美元计算出口年率录得3.5%,中国4月以美元计算进口年率录得-14.2%。
从贸易国别来看,前4个月,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.35万亿元,增长5.7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.9%。其中,中国对东盟出口7409亿元,增长3.9%;自东盟进口6085.1亿元,增长8%;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,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.23万亿元,下降6.5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.6%。其中,中国对欧盟出口7190.1亿元,下降6.6%;自欧盟进口5155.6亿元,下降6.4%;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,中美贸易总值为9584.6亿元,下降12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0.6%。其中,中国对美国出口7022.8亿元,下降15.9%;自美国进口2561.8亿元,下降3%。
从进出口商品来看,中国1-4月进口成品油961.3万吨,减少21.3%,进口均价为每吨3486.8元,下跌5.5%;中国1-4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2613亿元,增长5.9%;中国1-4月原油进口1.7亿吨,天然气进口3233万吨。
周四亚盘早间时段,中国4月财新服务业PMI录得44.4,低于预期值50.1,但较3月财新服务业PMI有小幅回升,仍然处于荣枯线以下。
此前公布的中国4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.4,位于荣枯线以下。在服务业PMI的带动下,中国4月财新综合PMI录得47.6,回升0.9个百分点,也位于荣枯线以下。
分项来看,4月服务业新订单总量连续三个月下滑,其中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2014年9月有调查以来次低,仅高于2月份;服务业企业连续三个月减少用工,4月服务业就业指数降至有数据以来新低;4月服务业投入品价格大致平稳,调查显示,用工支出减少,石油、柴油等投入品降价,很大程度上对冲了防疫开支的增加;4月企业乐观度回升至三个月高点,企业相信一旦疫情改善,服务业景气度将会恢复。
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、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,4月中国经济遭受较严重的出口冲击,这对居民收入、消费以及企业投资都具有连锁反应。国内消费启动尚不充分,基建发力尚不足以对冲外需骤降,经济仍处于进一步下滑状态,同比负增长的态势不改。
周四早间公布的中国4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9.4,环比回落0.7个百分点,位于荣枯线以下,重返收缩区间。
今日早前时段,中国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,录得50.8,环比回落1.2个百分点,两者趋势一致。
具体来看分类数据,由于海外需求疲软,新订单指数4月继续回落,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;需求疲软导致制造业企业连续四个月压缩用工,4月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内小幅回落;订单的减少,还导致厂商继续压缩采购,并增加动用原有库存,原材料库存进一步下降;4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录得逾四年来最显著降幅,许多企业表示,成本下降与金属等原材料降价有关;由于担心疫情持续打击全球需求,中国制造业界信心普遍受挫,对未来12个月产出前景的乐观度降至四个月来最低。
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、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,4月国内复工复产继续推进,但出口订单猛烈下滑,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修复。在二次冲击下,企业家信心、就业、工业原材料库存问题都更加突出。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六保”,对中小企业、居民收入等薄弱环节的救济尤为必要,一揽子宏观政策亟待落地。
周四早间,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PMI运营情况。根据公告显示,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.8%,环比回落1.2个百分点;中国4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3.2%,环比上升0.9个百分点;中国4月官方综合PMI为53.4%,环比上升0.4个百分点。
先具体来看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,其中生产指数为53.7%,虽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回升;新订单指数为50.2%,比上月回落1.8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环比升幅收窄;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.2%,比上月回落0.8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加大;从业人员指数为50.2%,虽比上月回落0.7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企业复工返岗人员继续回升;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.1%,比上月上升1.9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比上月加快。
再看中国4月官方非制造业PMI,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2.1%,比上月回升2.9个百分点,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恢复;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.0%,比上月下降0.4个百分点,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;销售价格指数为45.4%,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降幅有所扩大;从业人员指数为48.6%,比上月回升0.9个百分点;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.1%,比上月上升2.8个百分点,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恢复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,4月份,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月继续改善,但扩张力度有所减弱。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,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、汽车制造、石油加工等9个行业PMI指数高于上月,纺织、化学原料制品、造纸印刷等12个行业PMI指数低于上月。
今天北京时间9:45还将公布中国财新4月制造业PMI数据。
周三,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,3月欧元区企业贷款大幅增加。因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欧元区多国颁布封锁令,欧元区企业纷纷寻求紧急贷款。
3月份,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从2月的3%上升至5.4%,创下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,但家庭贷款增速从2月的3.7%降至3.4%。
与此同时,欧元区M3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从5.5%升至7.5%,超过分析人士预计的5.5%。
目前,数亿人被要求呆在家中,欧元区经济活动停滞,并可能导致全年经济萎缩10%,企业被迫寻求紧急融资,以保生存。
此前,欧洲央行周二公布的贷款调查显示,银行预计本季度现金需求将会增加。同日,欧盟进一步放松银行负债杠杆率规定,叠加政府提供的担保,加强了银行向企业放贷的意愿,但家庭贷款仍可能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利影响。
截至北京时间17:36,英为财情Investing.com欧股行情显示,欧洲基准指数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涨0.28%,报341.58点;欧元/美元涨0.44%,报1.0866。